通州日報訊(記者張云帆 程一翔 通訊員王清語)高考落幕,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進入高發期。6月19日,記者從開發區派出所獲悉,近期已有多名考生家長遭遇詐騙,警方結合典型案例提醒公眾提高警惕,謹防上當受騙。
“詐騙分子常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設局。”開發區派出所民警王一諾講述典型案例:浙江杭州的張女士因女兒高考失利,輕信網絡上“支付35萬元‘打點費’可辦理‘浙江高水平運動員’身份認證、低分考取理想大學”的虛假信息,轉賬25萬元預付款后,帶女兒前往“報到地址”時,發現竟是學校旁的商店。
王一諾說,當前針對高考考生的詐騙手段主要有四種:一是謊稱“補錄招生”收取“打點費”;二是偽造錄取通知書騙取錢財;三是發送“內部查分”虛假鏈接竊取個人信息;四是冒充高校招生辦要求提前繳納學費。“正規高校錄取流程嚴格透明,不會產生任何額外費用,錄取通知書均通過郵政快遞寄送,接收時無需繳費。”王一諾強調,查分必須通過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平臺,切勿點擊不明鏈接;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,需通過省招生考試院或高校官方平臺核實錄取結果;學費繳納統一在入學報到當天,任何要求提前轉賬的行為均涉嫌詐騙。
警方提醒,高考招錄全程公開,不存在“內部指標”“特殊渠道”,考生及家長須通過官方渠道獲取信息,遇可疑情況立即撥打110報警,避免因焦慮落入詐騙陷阱。
(責任編輯:葛丁丹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