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苯菊酯是小麥種植區主流殺蟲劑,尤其在低溫期殺蟲殺螨優勢明顯,且成本低、見效快,通常與噻蟲嗪、噻蟲胺等復配使用。我區春蠶生產普遍進入四齡飼養期,已有農藥污染桑葉蠶食下后中毒情況發生,為此,提醒農戶應及時采取以下預防家蠶聯苯菊酯等農藥中毒技術措施。
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對家蠶的急性食下毒性極強,毒力大小排列依次為:高效氯氰菊酯 >高效氯氟氰菊酯>溴氰菊酯>聯苯菊酯>氰戊菊酯>甲氰菊酯。聯苯菊酯等,對家蠶屬于劇毒級別的農藥,田間施藥具有極高風險性;戴建忠等人研究,包括聯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內的11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100mg/L藥液噴施后100d采葉喂蠶,家蠶的死亡率均達100%,表明了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在桑葉上的殘毒期極長;李前龍等人研究,聯苯菊酯對家蠶2齡幼蟲的急性毒性表現出負溫度效應,家蠶2齡幼蟲在15℃環境下取食中毒后蠶體明顯扭曲,將中毒家蠶移入25℃環境中扭曲的癥狀又會減輕。因此,在生產上可以通過調節家蠶的飼養溫度,一定程度上緩解家蠶對部分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中毒的癥狀。生產中會出現同一桑園先采摘上部嫩葉喂飼小蠶發育正常,后隨著蠶齡增大采摘中下部 葉片則表現出擬除蟲菊酯類中毒癥狀,可能因為這類農藥在下部桑葉越積越多,而上部新生長的嫩葉未受污染。由于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沒有內吸性,桑葉一旦受到污染,應該及時把受到污染的葉子摘除,待新桑葉長出來,經過家蠶試喂試驗,安全后方可繼續用于飼養家蠶。
中毒癥狀肉眼鑒別:吐液、翹頭尾、拒食、蠶體扭曲成C型或S型、側翻。
預防措施(1)養蠶期間,持續關注周邊農田施藥、氣象、風向等情況,做好協調溝通,桑葉采摘盡量錯開噴藥期,避免施用帶毒桑葉;必要時可自行采樣送檢。(2)小蠶期,用清水清洗桑葉,晾干后飼喂;大蠶期,有條件的可田間噴水清洗,采葉飼喂。(3)避免蠶室、蠶具受這類農藥污染;周邊農田噴藥時,要關閉蠶室門窗,防止室內小環境受到污染。(4)謹慎使用三眼葉及桑樹下部桑葉,盡可能用新梢葉;根據實際情況,不用、減少用或推遲使用三眼葉,減少積累性中毒的可能性,確保桑葉安全。(5)務必開展桑葉試喂試驗,確定無毒后方可大量飼喂。(6)經常關注蠶發育情況,發現中毒跡象及時處理,遇少量中毒,及時更換無毒桑葉。
